春节刚回来,本来就容易有长假综合症,有些人开始质疑自己是否还热爱这份工作。还有些人总抱怨自己的工作犹如鸡肋,但无法毅然离开。
职业的迷茫
缘于何
?
有人舍不得还算合理的薪水和漂亮的工作经历;有人偏好稳定,相信“已知的恶魔总比未知的好”;有人担心不适应新环境;还有人舍不得老东家曾允诺的期权等待遇。没走的继续满腹牢骚,跳出去的也可能跌入另一个大坑。于是很多人“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晨起来走原路。”
在电信运营公司上班的Katie McDonald很鄙视自己的工作,抱怨公司氛围“限制自主权,扼杀创造力”,但不敢辞职,“我被困在一个荒谬的观念里,父母都认为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,那放弃现有稳定简直是愚蠢。”
近很多朋友也告诉作者,说想转行,却不知从何下手。工作似鸡肋,去还是留?归根到底这属于职业规划问题,有些工作应该果断放弃,有些工作却可以自我调整,由此获得新突破。
工作鸡肋感的来源
职业心理学专家李卓汐提出,工作瓶颈的出现很可能与职业前途和职场倦怠两方面因素有关。“倦怠就是总重复做一件事情,没有成长和突破。其实工作范围都是可以跟老板商议的,你可以尝试在工作中增加新意。很多公司中层晋升难,成为高层的只有7%。人们以为靠竞争内斗才能升职,其实不然。领导可以教会团队去做好现在的工作,而你则需要去寻找大的价值所在,开创全新领域。这对一般员工亦如此。”
《职场男女升迁报告》
显示:职场女性在突破瓶颈后,后面的晋升速度反而会快。不要惧怕职场天花板,它将是前进中的动力和转折点。
判断鸡肋工作的参考标准(内容来源:BRecruit)
BRecruit指出,当发现自己正面临图表中存在的这几条现象时,你应该早点关注新的工作机会了,要向他人了解多市场信息,以此增强自己对客观标准的评估。
如果出现各方面条件都优于目前工作的机会,建议放弃现有工作。但当在市场中无法找到满足自身各项预期的工作机会时,建议重新审视自己,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与你的实际市场竞争力。你应当基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标准,在工作中尽快找到需要改善的工作习惯与方法,提升自身竞争力,塑造行业内的个人品牌。
如何认清自己的职业倾向?
aoa体育官网客户成功部总监张佳昱介绍,可以从“能做”(can do)、“愿意做”(will do)和“适合做”(will fit)3个角度入手。
“三者都能完美匹配的工作固然,但现实中总是有所缺失,比如你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多的领域是培训师,但未必能忍受长期出差,或愿意做挣钱多的销售,却不擅长跟客户建立关系。”张佳昱表示,当这份工作的某个指标不符合你的预期时,你可能会抱怨,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得另谋出路。“从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的角度来看,并不存在真正鸡肋的工作。”张佳昱认为,重要的是看是否有“志”支撑,“志”就像内心的试金石,影响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和选择。
“真正的职业素养是清楚这份工作需要做什么,而你能够表现出与之相配的行为。也许你与朋友喝酒时会吐槽,但只要回到工作中时能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,这都没关系。”张佳昱说,曾经有位员工是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培训师,每次在课堂上嗨过后,都要累得沮丧一晚上。尽管个性不合,他却一直做了很多年。这是因为他认为这件事有意义,能够帮助别人,所以愿意靠技巧来弥补天性的不足。
李卓汐也说,相比当前的薪水高低或直接领导是否与自己脾气相合,职业前途和天赋兴趣才是决定去留的关键标准,尤其对于年轻人。你要考虑的问题是,工作5年后是否跟有很大差别,必须果断放弃没有前途的工作。
职场年轻人普遍存在事业焦虑感,张佳昱认为很多人的焦躁并非由于不喜欢这份工作,而是诸多的社会压力让他们关注不到内心的真正喜好了。比如一名高校老师,读了多年书,挣得还不如保姆多,中学同学却早已开了大公司。在这些外在因素的作用下,就容易有焦虑感,但其实抛开这些,他还是喜欢老师这份工作。
此外,缺乏对其他行业和岗位的分析和了解,也是造成事业焦虑的因素之一。“都说互联网好,就要去做产品经理。但你其实完全不知道这个职业在做什么,需要什么技能,从事该岗位的风险等。”张佳昱说,“当你对现有工作感到不适应时,与其回避或跟风跳槽,不如先深刻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,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再定位出内心的选择。盲目跳槽一定是死得快的那个。”